贺雪峰 | 最大的种田大户为何经营十分困难,不止高度依赖国家农业补贴|环球速讯

来源:2023-06-03 20:49:24    时间:观察网

从张云华的经营来看,虽然他具备了几乎所有最好的进行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,他现在却经营十分困难,高度依赖国家农业补贴。

自己投入大


(资料图片)

2019年12月在武汉郊区调研,访谈了当地种田最多的大户张云华,特记录如下:

张云华是湖北应城人,之前是村干部,一个偶然机会2008年到洪湖承包了2000亩耕地,每年赚了大概一百万元,从种田尝到了甜头。可惜2012年洪湖退耕还湖,他种的2000亩耕地又改成湖了。他听说武汉郊区有很多土地抛荒,因此在2012年到武汉郊区谈合作,第一站是清风村和横堤村,以300元/亩流转了800亩耕地。这些耕地都已抛荒多年,最长抛荒时间已有十多年。然后不断到武汉郊区其他村包地,2014年流转土地达1600亩,2015年达2000亩,2018年达3400亩,从而成为武汉郊区最大的种田大户。2013以来,张云华共投入360万元种田,到现在钱是没有赚到,债务却有了70万元。

张云华种田有两个特点:一是主要用家庭劳动力,二是采取大机械作业。张云华1960年出生,夫妻都仍然有较强劳动和管理能力,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都结婚了,现在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婿,再加两个媳妇一个女儿,都跟他一起种田,儿子和女婿都是技术十分熟练的农机手。除家人以外,张云华还雇请了2个长工,每年还要请1500个日工(临时工)。

张云华购买了大量农机,政府按10%的价格进行了补贴,主要有:

1、100马力拖拉机4台,其中进口拖拉机2台,每台20万多元,国产拖拉机2台,每台5万元。

2、收割机3台,其中进口两台,国产一台,总价60多万元。

3、汽车一台,拖粮车一台。

4、插秧机一台,14.3万元,用过三年后就没有再用,因为插秧机太费工。后来种地张云华都是直接撤播。

5、无人机一台,9万元,其中政府补贴4万元。

6、旋耕机十多台。

2012年底,张云华将流转到手的800亩耕地进行开荒,所有拖拉机同时旋耕,仅仅旋耕机就打坏了八台。好在开荒土地特别肥沃,第二年种水稻都不用拖肥就获得了高产。

张云华说,以他们现有家庭劳动力和机械可以再种1500亩土地是没问题的。2019年张云华冬播面积达到了1400亩,其中油菜600多亩,小麦800亩。冬播每亩可以有大概200元纯收入,1400亩就是30万纯收入。之所以不全部冬播,是因为冬播会影响第二年春耕,没有冬播的土地可以早点搞春播,这样就可以错开春播时间,不然春播根本来不及。张云华讲,每年4-5月种水稻要种早中晚三季,错开种,农忙抢季节就好比打仗一样。

应对困难能力弱

张云华种3400亩田,基本上都是靠家庭劳动力(儿子、女婿),仅仅雇请了两个长工机手,另外每年大约雇1500个日工。这个意义上讲,说张云华是当前武汉郊区甚至全国最大的家庭农场也不为过了。

因为用家庭劳动力,耕种面积又确实比较大,张云华就必须要在两个方面想办法:一是充分机械化,二是采取节省劳动力的种植模式。从机械化来讲,张云华购买了全套农机,刚买无人机,靠北斗定位打农药,极大地解决了打农药这个浪费人工的环节。从节省人力的种植模式来看,本来张云华买了插秧机,也用机械插过秧,不过,机械插秧要有很繁琐的育秧、整田等准备,这些都很费工,且很容易误农时,张云华现在改由大马力拖拉机一次耕田整田,然后直播,虽然产量会受影响,却减少了种植环节,降低了劳动投入,也赶上了农时。

即使张云华采取了机械作业和极简种植模式,张云华仍然难以应对农业生产经常出现的意外,比如2016年有1000多亩即将收割的水稻被淹,颗粒无收。2019年有1000多亩水稻早死,也是颗粒无收。看起来是天灾,实际上是仅靠家庭劳动力来种3400亩耕地难以应对风险。也因此,张云华计算自己收入时,必须以风调雨顺和所有机会都恰恰好,才能赚钱,出现任何意外,一年就白干了。从武汉郊区调研来看,几乎所有种田大户都是每年出意外,比如买的稻种不对等等。

2013年到2019年,张云华在武汉郊区种田已有7年,他来武汉郊区时带了360万元现金,到现在欠外债70万元,且家庭所有人都几乎没有拿工资。现在张云华只能指望运气,希望有一年风调雨顺各种机会刚刚好,他就可以赚大钱了。现在投入巨大,张云华说自己是骑到老虎背上下不来,下来了就要被老虎吃掉,因为不种田了,购买的农机就是一堆废铁。

不能指望国家补贴

张云华在武汉郊区租种土地,租金都很低,一般都只有300元/亩,且张云华基本上都是连片耕种,尤其是后来,张云华几乎是在武汉郊区区各个最平整、水源条件最好的连片土地上选择最好耕地流转耕种,地方政府也力所能及给了张云华最大帮助,比如农机补贴,比如修建专门配套水利设施,冬播补贴,春播种粮补贴,水稻被淹或旱死也获得了农业保险的赔付。张云华甚至将流转过来的50多亩低洼田改为塘堰,土地承包农户也听之任之。

更重要的是,张云华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家庭劳动力,没有付工资,只常年雇请了两个机手。其他1500个日工,每个工一天付100元,一年支付15万元,也不算大笔投入。

这种情况下面,张云华仍然连年亏损。

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张云华的亏损呢?

当然,首先是农资不断涨价,粮价不涨反跌。这方面很容易算帐。除此以外,还有另外一些同样重要的原因。

第一,因为采用的是极简种植模式,张云华所种耕地的产量都不是太高,一般亩产只有1000斤,比当地普通大户亩产要低2、300斤。且所种稻谷的品质比较一般,粮价也就不高,都是以1元/斤卖给粮贩(也是因为没有大型粮仓,只能将收获粮食卖出去)。

第二,家庭劳动力太少,耕地太多,只能粗放管理,稍微遇到意外就难以应对,因此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天灾影响。

第三,为了节约劳动力,就必须有高额机械投入,造成了农业投入的居高不下。

从张云华的经营来看,虽然他具备了几乎所有最好的进行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,他现在却经营十分困难,高度依赖国家农业补贴。

相对来讲,种二、三百亩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,可能还有盈利空间,以及更加精耕细作和产生有品质的农业。

文章来源:博客中国贺雪峰专栏

关键词:

文章推荐

  • 锐龙7000系列首发阵容曝光:核心数不变 功耗翻倍

    不出意外的话,AMD将于本月底正式宣布Zen4架构的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,9月15日上市开卖,抢先Intel 13代酷睿一步。今天,锐龙7000系列的首

    快科技 2022-08-05
  •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

   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(潘杏琼)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,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,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·湖湘味·铜官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

   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(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)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,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,6日至7日预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“瑞雪迎春”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

   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(记者 刘文曦)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,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

    (新春走基层)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 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: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,用锤子“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广告

    X 关闭

    X 关闭

  • 众测
  • more+

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
  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
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  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
 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
     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
    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
    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