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滚动:中国建筑:内生增长动力强,2023年地产业务或实现逆势扩张
【资料图】
数据显示,2022年房地产政策优化超千次,尤其是三季度以来信贷支持力度持续不断加大,基本面保障带动行业个股活跃性进一步抬升。
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最大建筑房地产企业,近年来拿地力度持续加大。根据公司最新公告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末,公司土地储备为8744万平方米,其中新购置土地储备为1234万平方米,对应21年销售面积静态去化周期约为4年,在手土地储备充沛。市场认为,后续公司有望凭借其健康的财务状况、顶级央企的信用渠道、低于同业的融资成本在行业景气度底部实现逆势扩张。
销售额方面,中国建筑8-11月分实现四连涨,增速分别达到18%、26%、26%、15%,12月虽微幅下滑9%,但较2021年同期相比降幅明显收窄(21年同期销售额同比下降20%),显示出地产业务边际显著回暖。旗下“中海地产”和“中建地产”两大知名品牌,近年来始终坚持稳健审慎发展策略,财务稳健、资金充裕、负债率等相关指标远低于“三条红线”控制标准,其中,中海地产属于“绿档”企业,负债水平处在行业最低区间,2022年权益销售额排名由第6升至第3,拿地金额由第4升至第3。
除地产业务保持较高韧性之外,稳增长背景下,中国建筑另一大核心板块,建筑业务持续放量,2022年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35,015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2.7%。其中基础设施业务成高增长态势,实现新签合同额10,151亿元,同比增长20.3%;房屋建筑、勘察设计分别实现新签合同额24,728亿元、136亿元,增速分别达到9.9%、5.6%。按照区域划分,当前境内业务依然占据主导,2022年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33,495 亿元,同比增长13.3%,境外业务继续保持正增长,呈温和复苏态势。
中国建筑过硬的经营业绩,推动ROE连续11年大于15%,盈利能力处于较高水平。2022年在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,前三季度继续发力,ROE位居八大建筑央企首位,达到12.10%,充分体现了公司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。
招商证券指出,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过程中,中字头建筑央企将发挥核心作用,中国建筑作为我国地产+基建+房建标杆性龙头低估蓝筹央企,有望率先受益。首次覆盖,给予“增持”评级。
广告
X 关闭
X 关闭
-
-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-
-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-
-
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-
-
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